中共龙港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47号建议的答复函 中共龙港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47号建议的答复函 |
方钦佩等16位代表: 你们在市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快编制白沙河沿岸开发保护建设总体规划的建议》(人大建议147号)已交由杨义坛副市长领办,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白沙河是龙港的母亲河,沿岸素有“十里白沙路,沿河半爿街”美誉。一条古道,沉积河连通江南与江北,距今至少有约千年历史,是古代交通枢纽,廊屋即景的白沙古街上,过去南来北往,热闹喧哗,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来这里采办货物。但龙港设市以来,白沙河周边规划还未落实,严重制约着白沙河的开发进程,周边环境及古建筑的保护未能形成统一开发模式。在充分认识到不足的同时,我市也围绕白沙河沿岸开发保护问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重新梳理白沙河的定位和作用 白沙河沿线在空间上与主城区、生态区相互呼应,在功能上与城市空间互为补充,战略上处于“三轴两心”汇集点。是龙港历史文化的集中载体,龙港人的文化归属和精神家园。白沙河流域整治改造提升对挖掘历史文化、唤醒白沙灵魂、重塑龙港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市“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白沙河沿线规划为“月光白沙”乡村振兴示范带。 二、初步明确意向规划内容 规划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如何挖掘历史文化,重现白沙盛景?如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如何修护生态系统,呈现田园风貌?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四个问题入手,针对性地提出打造“十里白沙 田园栖居”的愿景目标,实现从没落乡村“锈带”到活力滨水“秀带”的转变。 对白沙河两岸的建设用地区块,结合地域特征和现状风貌划分为玉岗月泊、龙港天地、白沙人家、耕读门第、田园稻香、荻芦燕语六个区段,分段进行规划设计。 第一段,玉岗月泊。自通港路到世纪大道,位于城镇建设用地范围,考虑未来社区建设,定位为营造乐活之地,重塑生态之美,结合未来社区建设,营造具有历史记忆和历史遗存的白沙河滨水绿带。 第二段,龙港天地。从世纪大道到白沙粮库,位于城乡结合部位,定位为彰显文化魅力,串联散落历史。这一段由于城市主干道世纪大道横穿,将南北两侧打断,不可通行,规划设置一座跨越世纪大道的景观廊桥,延续世纪大道南北两侧绿道的连续性,廊桥造型如游龙过隙,将龙港的龙之精神在此体现,使得蛟龙出港的阳刚与玉沙河绵延流淌的柔和相结合。 第三段,白沙人家。从白沙粮库到黄中社区,这一段现状保留了较完整的白沙地区传统空间和传统生活风俗,特别是作为当地特色的滨河公共空间——凉排下,在这一段主题定位为回忆白沙往事,影像经典柔情,以保留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为特色,将历史的生活面貌在未来时间中继续下去。因而这一段可作为白沙河空间整治的启动区段。 第四段,耕读门第。从黄中社区到岑浦宫,主题定位为寻根民俗文化、传承古贤经略。这一段现状留有较多的宗祠寺观,也保留了不少具有时代特征的民居,规划在此打造以国学教育、传统文化展示和传承为主要功能的片区,将龙港的历史人物、商道故事、传统织染、制盐等历史产业,以村落博物馆的形式集中起来。 第五段,田园稻香。从岑浦宫到前东社区,这一段定位为重现水乡绿野、体验田园慢生活的主题,利用稻田结合水系景观作为整个区域的大环境背景,营造一片自然的田园氛围,将农事研学、农业生产、田园文旅进行综合性呈现,并且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丰富多彩的田园体验活动增加游客的休闲参与度,打造集田园居住、田园绿色饮食、田园创意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游览体系。 第六段,荻芦燕语。从前东社区到玉沙亭段,位于龙港与苍南的交界位置,定位为品味秀水神韵、净享诗意天堂的氛围意象,打造湿地生态风貌。 通过分段打造,将其白沙河沿线建设成“绿色的生态廊道、舒适的滨河走廊、时尚的活力水岸和多彩的历史长廊”,让曾经的十里白沙路重现繁华盛景。 规划还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保护机制、推动多元化资金投入、整合宅基地改革试点政策、打造‘智慧’白沙”等措施,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政策、要素和机制保障。 感谢您对龙港白沙河规划建设的支持,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 中共龙港市委市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