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0383MB1D78880M/2021-04409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
  • 发布机构:
  • 中共龙港市委市府办公室(市行政审批局)
  • 成文日期:
  • 2021-09-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中共龙港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4号建议的答复函

中共龙港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4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 2021- 09- 09 16 : 13 浏览次数: 字体:[ ]

林国华等代表:

您在市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们对龙港市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和首位战略,全面开展科技创新力提升行动,持续打好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企业“三位一体”组合拳,着力推动创新要素加快集聚。

一、在加强人员配备,组建我市技术创新发展领导小组方面。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龙港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定期研究科技研发重要事项,并建立多部门联合的科技研发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形成部门合力。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3%,增速列温州市第1,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科技型企业193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研发中心2家、市级研发中心19家。实施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完成技改项目72个,新增工业“机器人”98台。

二、在制定出台创新优惠政策,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方面。我市相继出台《龙港市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龙港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龙港市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对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科技项目及有创新需求的企业进行扶持和培育,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同时,我们借鉴杭州、新昌、丽水等地的政策,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对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扶持力度空前,预计兑现资金与2020年相比实现翻番。截至5月底已兑付科技创新资金4100万元,资金规模超过2020年全年。

三、在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动体系方面。我市紧紧围绕产业创新需求,挂牌成立浙江理工大学龙港研究院、北京印刷学院龙港产业学院,积极对接复旦大学杨玉良院士团队、温州大学高分子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印刷产业创新综合体、北研海西分院服务工作有序推进。浙江世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8个企业与浙江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研发团队合作,签约落地科研成果转化项目12个。7月23日还将举行北京印刷学院、浙江理工大学2021年科技成果推介会,攻克制约印刷包装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卡脖子”技术,助力我市印刷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在加快龙港新城科创城建设,打造符合龙港产业发展的科创产业走廊方面 。我市成功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龙港新城“3+12”重大产业平台发展指标考核在全市名列前茅,8项指标中有5项位列第一;设立温州高新区龙港分园,落地产业项目5个;新城产业孵化园、电商孵化园、印刷设备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下步,我们还将进一步研究修订《关于按“标准地”改革要求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的实施意见》,分行业建立新增项目产出效益指标体系,将亩均税收、能耗、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之比等指标纳入其中,进一步提升新入驻项目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以研发产出率、技术转化率、成果落地率等创新指标打造龙港新城科创城。

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科技创新作为龙港亟须补齐的短板之一,战略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等指标增幅不快,规上研发费用占比较低,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不够,创新平台能级不高,创新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步,我市将启动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企业主体地位,继续在财政投入、土地要素供给等方面给予高新企业、科技型企业更大的政策支持,努力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攀升,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以后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中共龙港市委市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20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