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010/2022-05592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
  • 发布机构:
  • 中共龙港市委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09-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中共龙港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答复函

中共龙港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 2022- 09- 21 17 : 00 浏览次数: 字体:[ ]

方钦爽委员:

您在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相关举措提案》(政协提案19号)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全民创业是龙港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随着疫情防控、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需求疲软等影响,抗风险较低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遇到了巨大压力,利润越来越微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应对当前危机和发展形势,创新尤其是促进企业与高校深度开展相关产学研合作,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我市在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协同发展上的具体举措

设市以来,我市深入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努力构建政、产、研、学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出台了更加优惠、更有力度、更接地气的科技新政。先后制订《龙港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龙港市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龙港市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公共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培育和科技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严格落实5个100%兑现,即产学研项目按30%比例100%兑现、研发经费加计扣除100%兑现、企业研发政府补助100%兑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100%兑现、企业创新奖励100%兑现。截至2022年6月底,已兑现科技专项资金5377万元,资金规模已超去年总额,全年预计达到7000万元;

(二)校地合作共建高能级创新载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落地浙江理工大学龙港研究院、北京印刷学院龙港研究院,支持温州金田塑业有限公司为牵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组建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联合体;组织举办科技项目成果推介会,把院校研发成果溢出在龙港产业发展上。同时,龙港科技企业孵化园、印艺小镇客厅等孵化平台正在加快推进,将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的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提供服务和支撑。

(三)市场主体自发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项目发现、立项、申报、验收机制,推行重大项目揭榜挂帅机制,优先支持企业申报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省“双尖双领”重大项目。两年来共实施科技、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62项,其中列入温州市“揭绑挂帅.全球引才”重大科技攻关项目6个,省“双尖双领”重大科技项目1项,省“倒逼、替代、引领、转化”四张清单2项。出台《龙港市推广应用创新券管理办法》,累计使用42.11万元的创新券,用于项目委托开发、检验检测、工农业设计、购买科技服务、委托文献检索查新等研发应用,推动广大小微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政策引导和创新赋能下,两年来龙港科技创新领域取得快速发展,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5家,省科技型企业545家,省级研发机构15家,市级研发机构70家企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企业实现两年倍增目标。2020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3.3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6%,较上年度提高0.31个百分点。2021年规上工业研发投入累计值7.14亿元、增速29.8%,规上工业研发强度达到2.93%,居温州市前列(剔除华润影响)。

二、当前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诚如你在提案中所提到的,受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市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极不均衡,存在诸多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追求“短平快”的效益,不注重创新,对科研的投入偏少,缺少对企业未来的规划。二是创新人才缺乏。龙港因城市地理位置和思想观念等原因,较难吸引高素质的印刷创意设计、科技人才安家落户。三是创新能力偏弱。龙港长期存在着有数量优势,缺乏质量优势;有集群优势,缺乏品牌优势;有生产优势,缺乏研发优势,行业缺乏创新发展的后劲。

三、下步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发展举措

您在提案中深度解剖了我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困境,并从完善创新机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创新生态等多个维度精准提出破解的关键,建议针对性强,分析实事求是,同时也为我市下阶段科技创新工作明确了重点和方向。结合您的工作建议,下步龙港将在以下四个方面持续推进,争取破解企业技术创新困境。

(一)在落实创新激励政策上持续推进,加强政策刚性落地。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用好企业研发费用财政奖励政策,对科技型企业落实加计扣除政策予以扶持;加大科技金融政策,全面落实科技企业贷款贴息、知识产权质押激励;进一步完善《龙港市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简化相关流程和手续,做好科技成果推荐审核,快速兑现科技奖励政策,更有效、更有力度的向企业提供项目研发支持,尽可能缓解企业产学研疑虑和研发耗时耗力失败风险。

(二)在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上持续推进,加强创新资源集聚。建立健全“政府搭台、院所唱戏、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创新推进机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突出“用产学研”融合,推动更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团队、科技成果、先进适用技术等向我市转移转化。以产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北京印刷学院龙港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研究院和创新创业大赛、世青会等平台资源优势,组织专家团队深度服务企业,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组织专场对接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难题攻关,运用“科技创新券”等政策给予集成支持,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三)在提升高能级平台建设上持续推进,加强对产业科技赋能。深度融入浙江“三大科创高地”和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高质量的科创平台,形成带动全域创新的强大引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能级提升,争取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龙港新城孵化园、印艺小镇客厅等新建项目加速落地运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构建“产业研究院+企业研究院”体系,高标准建设浙江理工大学龙港研究院、北印龙港产业学院、龙港高分子材料产业研究院,切实发挥省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新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化模式运作,集高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引导行业龙头企业设立独立法人型新型研发机构。

(四)在加快科技产业人才培育上持续推进,加强创业创新人才汇聚。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及企业需求,与知名高校开展全方位就业合作,组织有人才需求的优质企业赴各高校举办科技系列专题招聘会,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科技紧缺人才。实施“金蓝领”培育工程,借助北京印刷学院龙港产业学院等平台,探索组建“产学研用”人才实训基地、中小企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壮大应用型、技能型产业人才队伍。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强化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卫生医疗等引才留才软环境建设,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感谢您对龙港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中共龙港市委市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15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