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第045号提案的答复函 关于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第045号提案的答复函 |
陈德理委员: 您在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强龙港市城乡社区治理进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的提案》(政协提案045号)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营造整洁安全、规范有序的城市形象,我局联合交警大队围绕重点区域、道路,针对占道经营、人行道违停秩序、电动车显见性违法、机动车违停、四小车违法等问题,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机制建设、专项整治、精细管养等举措,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水平工作。 一、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 (一)“四小车”整治 坚持“疏堵结合”、划定重点区域(以政府通告为准)综合治理、强势打击的原则,对市区“四小车”进行综合整治,全面优化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形象。联合交警部门,每周对财富广场、瓯南大桥、龙港新车站、龙跃路与龙翔路路口等道路周边开展集中行动。截至目前,已暂扣车辆56辆。 (二)占道经营整治 开展底数排摸。摸清马路市场底数建立台账,实行“台账销号”制度,做到规范一处销一号。 建立规范秩序。结合龙港各马路市场及农贸市场实际情况,考虑便民原则,划定自产销区;落实定人定责。针对重点区域、道路定人定责开展不间断巡查,对占道经营依法予以取缔,截至目前,通过“错时上班执法、强城集中行动”,已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立案处罚413起,一般案件151件,暂扣煤气罐46瓶,三轮车等车辆156辆。 (三)停车秩序整治 1、开展“见框停车”行动。在市区有条件的道路两侧规划机动车停车位,划好标志线,充分利用公园、广场、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公共空间开发建设停车场。目前,非机动车位已划线2153个(可停10700辆),机动车位划线20311个,规划共享单车固定停放点位5000个,共享单车有序停放。 2、对城区商业大街、背街小巷两侧的“僵尸车”进行清理,加大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处罚力度。加大人行道违停抄告频率、拖车力度。 目前,人行道违停累计抄告20209条,清理“僵尸车”11辆。 二、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 1.全面排查梳理问题清单。各片区(联勤工作站)、社区全面梳理各片区城市精细化管理重 点、难点、疤点清单,制定片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计划,公开挂图作战,明确整治项目时间节点、责任人等,重点做好“脏、乱、差”场所整治、片区全域保洁等工作。同时,督促各社区按照挂图作战方式,同步推进。目前,已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房150座总体投用 269 座,全年推进“虎哥”上门服务 10万户以上、垃圾减量 3800 吨以上,推行“定时定点、撤桶并点”公交式收运推进新城14#全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建设,建成投用新城18#垃圾中转站,提升垃圾分类水平。 2.强化工作执行力,限期完成脏、乱、差整治。根据排查梳理问题清单整治期限完成整治,强化领导责任,按照“一把手负总责、属地管理属地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和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等制度,各单位一把手要亲力亲为,扎实推进和完成各项任务。 3.完善长效常态机制。市执法局和各片区(联勤工作站) 对常态化保洁要落实统筹协调机制、调度联动机制、文明劝导机制、包联包干机制、通报排名机制、考核督导机制、奖惩问责机制,建立以“要事第一、一事一列、一日一结、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查”的“五个一”工作法,确保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开展。 4.针对夜市保洁,我局采取“宣传+灵活保洁、垃圾收集”作业模式,如宫后路、西城路、双排街、建新路等,提高清洁的力度,规范餐馆和夜市摊点经营行为,对夜市综合管理,积极营造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专门配置保洁人进行夜市保洁,在21点、24点、2点、6点定时清理垃圾桶,确保清运频次。 5.针对餐饮街区地面油渍多、传统保洁清理难等情况,重点对路面油渍进行精细化清理,采用机械和人工作业协同模式,通过深度磨洗机等精细化保洁设备对污渍残留顽固区域反复冲洗和集中磨洗。 6.加大对夜市的监管力度,必查摊点的垃圾桶配备情况,坚决杜绝夜市脏、乱、差现象,规范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各类摊点规范布置、贩卖商品有序摆放、污水垃圾有效处置,确保夜市周边环境卫生整洁有序,与广大市民共同维护好城市公共秩序,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目前,已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房150座总体投用269座,全年推进“虎哥”上门服务 10万户以上、垃圾减量 3800 吨以上,推行“定时定点、撤桶并点”公交式收运推进新城14#全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建设,建成投用新城18#垃圾中转站,提升垃圾分类水平;同时,规范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严查严打偷倒乱倒行为。 三、基础设施大改善 1.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是深入挖掘城市空间内的闲置杂地及公园、绿地等地下空间,研究推进立体停车场建设、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小品规划;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做好非机动车和共享单车停放、垃圾堆放场(点)规划。 2.已建成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大件垃圾处置中心及垃圾转运站、农村垃圾投放点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实施城市慢行系统规划,优化提升公交优先方案,完善公交运行机制,建设智慧公交系统,引导居民采用“步行+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在客流集中区域设置出租车候车室、临时停靠站。 4.推进智慧停车、违停提醒抄告、共享单车规范管理等城市精细化管理场景应用开发。 四、管理水平大提升 1.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快重点区域、重点场所、薄弱区域的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大基础信息的收集,为群防群治注入新内涵,焕发新活力。 2.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及道路监控、探头等,结合大数据分析全市交通现状、车辆数量、公共交通等情况,提升智慧管理手段。 3.强化规则意识,落实“门前三包”,切实发挥“居民公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约束作用,推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 4.全面推进违章停车专项整治行动,逐步完善温馨提醒、抄告、拖车的管理制度,确保道路畅通、秩序有序。 5.建立房屋装修规范制度,实行装修方案统一审批、统一管理,建筑垃圾统一收集、统一处置。 6.划定城市严管街(区),实施严管街(区)路长制,实行最严格的交通秩序管理、占道经营整治、环境卫生保洁等,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窗口。 五、全民参与大发动 1.研究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宣传方案,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引导主阵地作用,聚焦主题主线,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良好氛围。 2.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资源,制定“文、图、音、视”全覆盖的多维度、多层次宣传曝光机制。 3.深入开展“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环境卫生示范带头人”等评选活动,树立示范引领。对未落实“门前三包”、房前屋后“脏、乱、差”整治的家庭,通过集体约谈、广播宣传、媒体曝光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4.建立“人民城市人民管”随手拍系统,结合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及“爱龙港”APP 应用,发动志愿者等,对横穿马路、随处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堆乱放、乱倾乱倒等乱象行为开展随手拍活动,全面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强大力量。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优化执法模式,提升管理质效。固化“全员上路”“错时执法”等日常巡管模式,创建22条严管示范街,持续开展“一季一主题”“强城行动”系列市容环境专项整治,通过督考问效、晾晒指标,三季度高质量完成“八乱”整治,确保立案1300起(含乱摆摊、乱占道、乱倒垃圾)、人行道违停抄告4.8万条、清理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60辆。同时,利用好数字城管平台,充分发挥视频巡查和人工巡查的整合效能,加强视频监控基础设施维护,设置视频巡视专岗,加强视频采集应用,试点智能分析,实现人行道路面状态实时监控和感知,以数字赋能提升执法效能。 (二)强化部门协同,凝聚整治合力。建立执法监管一件事,加强属地社区、行业监管部门、综合执法部门协作联动,通过疏导、执法双管齐下,实现社区问题全方位治理。规划摊贩疏导点选址建设20处,力争一个社区一个疏导点;针对城区“三合一”场所、幼儿园占道等突出问题,推进经发、公安、社发、市监、应急、执法、消防等多部门联合执法,通过综合施策、严查严管,切实解决人行道乱占道、乱堆放等顽疾。 (三)完善设施建设,改善通行环境。根据“未建多谋划、在建及时改、已建再优化”的要求,优化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标准化建设路灯、护栏等城市家具。针对22条严管示范街,增加无障碍设施建设,健全盲道、坡道建设,保障特殊人群通行需求。大力实施“金边银角”开发利用,谋划2个城市口袋公园、2个公共停车场等民生项目,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四)推行普法宣传,营造共治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动属地社区、志愿者组织、临街商场、车站、医院、超市等多方力量,采取上门宣传、语音广播、公共广告、新媒体等方式扩大宣传面,引导群众遵守城市管理相关规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氛围,使广大去群众从传统的“被管理者”真正成为城市管理的主体,打造安全舒适便利的出行环境。 最后,感谢你对龙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的支持。
附件:《龙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强城行动”联合执法行动实施方案》
龙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9月27日
附件:
龙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强城行动”联合执法行动实施方案
为营造整洁安全、规范有序的城市形象,我局联合交警 大队围绕重点区域、道路针对占道经营、人行道违停秩序、 电动车显见性违法、机动车违停、四小车违法等问题,组织 开展“强城行动 ”联合执法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内容 (一)占道经营整治。对辖区内主要干道内跨门店经 营、流动摊贩、进行整治,初次劝导不听,一律暂扣物品;沿街装修未报备、未设立围挡的一律立案处罚。 (二)人行道秩序整治。整治范围内的人行道违停车辆 予以抄告,未按见框停车要求的非机动车一律拖离。 (三)车辆违法整治。电动车显见性违法、机动车违停、四小车违法由交警大队负责处置。 二、行动时间及范围 (一)行动时间 全年实施,每周至少一次全局联合行动。 (二)行动范围 人民路(全段)、龙翔路(全段)、镇前路(全段)、财富广场(周边)、金钗街(全段)、东新街(双排街-龙金大道)、西一街(沿江路-站港大道)、宫后路(全段)、西城路(全段)、印艺小镇(周边)、舥艚育才街(全段)、新城全域及其他重点路段。 三、参加人员 全局人员、交警大队 四、工作任务 (一)“小广告”整治。对街道内所有墙壁、门窗、地面、箱体、树干、线杆、灯杆以及其它构建物上的各类喷涂、张贴的“小广告”,进行全面巡查。管理措施:对巡查中发现的“小广告”拍照并报由市容环卫中心集中清理,现场发现粘贴“小广告”的每处当场予以处罚100元。 (二)车辆违停整治。对街道内所有道路人行道范围内违停的机动车(“僵尸车”)、非机动车乱停放、占用盲道、共享单车未入栏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现场管理。管理措施:首次通知整改并通报属地大队,二次拖车扣押并予处罚。 (三)违法占道整治。对街道内流动摊贩设摊经营、马路市场、沿街经营者店外经营(作业或展示商品)、占道洗车(修车)、空调室外机占用人行道(滴水现象、冷凝水未接入排水管道)、沿街商户门店随意摆放垃圾桶(私设地锁、锥筒、隔离墩等道路障碍物)影响人行道畅通的违法行为,进行巡查管理。管理措施:对未按规定停放的电动车(电动三轮车)、店铺出店经营(包括摆放锥筒、石墩、安装地锁等)占道行为、空调外机安装未离地1.5米,并设有外罩、排水管需接入雨水管网等行为,首次通知整改,并通报属地大队;二次拖车扣押、拆除没收。 (四)店招规范整治。对街道内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或侵占城市道路人行道和沿街建筑立面的各类户外设施。管理措施:对存在破损、脏污的店招,首次通知店主自行整改,并进行登记后通报属地大队。逾期未整改的,按相关程序进行拆除;若属无主店铺店招,张贴拆除通知后,到期进行拆除。 (五)堆放开挖整治。对街道内在店外堆放物品、在人行道路缘设置接坡、在街道两侧堆放物料、擅自开挖等违法行为。管理措施:首次发现的,当场通知整改,并收缴(清理)相关物品并通报属地大队;逾期未整改的,一律立案处罚。 (六)市容乱象整治。对沿街经营者在店外吊挂、晾晒有碍市容观瞻的物品,乱接水龙头、乱排污水,架空管线乱拉、乱挂,橱窗、墙体乱贴乱画、张贴小广告等违法行为。管理措施:首次发现的,当场通知整改,并收缴(清理)相关物品并通报属地大队;逾期未整改的,一律立案处罚。 (七)违规装修搭建整治。(1)对街道内擅自占用屋前屋后、人行道及其两侧搭建临时建(构)筑物(雨棚)等违法行为的通报属地大队,发现一处,登记一处,拆除一处。(2)巡查街道内房屋装修是否经过审批(1000平方米以上)或进行备案(1000平方米以内(含1000)),未经备案或无设立围挡等必要措施擅自施工的,当场予以处罚。若有影响建筑结构承载和使用安全等行为,通报属地大队。发现一处,登记一处,拆除一处。 (八)市政市貌整治。对街道内擅自毁坏、侵占人行道两侧绿化、绿地的违法行为。管理措施:情形轻微的,当场通知整改,并收缴(清理)相关物品。情形严重的,通报属地大队按相关法律法规立案处置。对需维护的市政设施报至市政园林中心处置,对路面需保洁、垃圾堆放情形等报至市容环卫中心处置。 (九)燃气安全排查。(1)重点巡查瓶装燃气问题:1.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安装位置不正确;2.用气房间设置在相对密闭空间(严禁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卧室中使用);3.未更换金属波纹管、存在“三通”(波纹管最长不超过2米,并且不得擅自改装);4.超量储存、使用液化气钢瓶(一个用气场所不超过3支钢瓶);5.同一用气场所存在使用双气源,存在使用生物油或醇基燃料的现象(严禁使用双气源,同一用气场所禁止同时使用液化气和天然气)。(2)重点巡查管道燃气问题:1.存在私拉乱接现象;2.燃气软管存在超期弯折、龟裂、破损或老化现象;3.引入管部分有锈蚀,套管,接口的填料未填实;4.立管,户内管与周围其他设施的安全间距不足;5.灶具已超期,无熄火保护装置;6.用气房间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同一室内存在双气源使用;7.燃气安全管理制度未上墙,未有燃气总阀开关记录;8.未已经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或未正常使用等。 管理措施:对经营户违法情形轻微的,当场通知整改,并通报市政中心和属地大队。情形严重的,现场取证后移交属地大队按相关法律法规立案处置,处罚幅度统一为4000元。市政中心应在接到通报后初步研判相关燃气经营企业涉嫌违规的,立即约谈并记录存档;情节严重涉嫌违法的,立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