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7号建议的答复函 龙港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7号建议的答复函 |
郭海鸥代表: 您在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人大建议第137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局高度认可并衷心感谢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宝贵建议。今年以来,我局聚焦教育培训强基、监管体系固本、智慧赋能增效、举报机制共治等重点环节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相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聚焦教育培训强基,筑牢安全思想防线。今年以来,我局以“培训强基、演练提能、宣传促防”为抓手,多维发力,着力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一是精准化专题培训,结合关键节点与行业风险,分层分类施策,年初聚焦复工复产,开展三课联授20期,指导500余家企业安全复工;二季度聚焦能力建设,开设火场逃生与负责人取证培训9场次,累计参训2527人次;纵深推进“百万员工”线上安全培训,通过法规解读、案例警示等模块强化全员安全意识,累计完成取证培训7333人次。二是实战化应急演练, 推行“案例剖析+技能实操+情景模拟”三维模式,组织全市园区及企业开展应急演练12次,覆盖1300余家企业,重点提升火灾防控与初期处置能力,有效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园区监管效能。三是立体化宣传引导,印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火灾事故防控“十二条硬措施”、小微园区(厂中厂)“十必须”“十不准”“十必会”等宣传挂图及安全管理知识宣传卡4万余份,入园区入企业进行发放和张贴;在春节、五一重点时段和“安全生产月”期间,精准推送安全提示短信1.5万条,覆盖市民群1787个(13万人)、工业园区、企业群163个(4986家),发放提示单及宣传资料4.5万份,显著提升社会面安全意识。 二、聚焦监管体系固本,构建高效治理格局。今年以来,我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厘清监管职责、完善执法机制为核心,着力构建并持续完善统筹高效的监管新体系。一是厘清职责边界,市安委办制定出台《龙港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规定》,全面厘清部门之间、部门与社区联合党委之间的职责边界,有效解决职责不清、协同不畅的问题,推动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层层压实、落地见效。二是完善监管机制, 出台《监管执法导则》,配套15项标准表格及清单,统一明确执法内容、标准、文书等全流程要求,系统规范入企检查全链条流程,有效解决隐患排查标准不统一问题,推动执法规范透明。三是创新执法方式, 建立“事前服务、事中警示、事后指导”全流程服务机制,实施“初次指导、二次警示、三次执法”递进式柔性执法模式,将受到警示的监管对象纳入“拟处罚清单”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在守牢安全底线同时优化营商环境。 三、聚焦智慧赋能增效,提升精准监管效能。今年以来,我局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安全监管模式智慧化转型,一是深化平台应用,实现全链监管,依托“141平台”、“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等系统,集成工矿企业基础信息管理、风险分级分类、智能监测预警、隐患整改闭环等核心功能,构建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体系,大幅提升监管效能。二是聚焦危化风险,筑牢智慧防线,运用危化品智慧监控,对高危企业和重大风险点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全覆盖,强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信息推送等全方位服务能力,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赋能企业安全发展。三是创新专项监管,推动源头预防,针对屋顶光伏火灾风险高、监管难问题, 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开展24小时动态巡查,精准识别光伏板下合围、违规堆物等风险隐患,推动管理模式由“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转变。 四、聚焦举报机制共治,激发社会监督合力。今年以来,我局“三举措”推动安全生产举报工作,激发社会监督活力,一是畅通举报渠道,在政府网站公布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列明举报受理渠道和有关政策文件,鼓励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积极举报。二是加大奖励力度,优化奖励流程,健全便于举报人领取奖励的支付方式,把举报奖励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应奖尽奖、依法重奖、依规快奖”。三是建立“吹哨人”制度,指导并督促企业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并融入日常安全管理,鼓励支持一线员工参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和监督。 您建议中提及的各项工作措施,我局均已部署并持续推进,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措施落实,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力推动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龙港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7月15日 |